白露已至,天气由热转凉,昼夜温差变大,正是身体容易 “闹脾气” 的时候。养生重在健脾祛湿、滋阴润燥,选对食材、吃对方法,能让整个秋天都保持舒适状态!
为什么这段时间特别重要?
秋分前后燥气渐盛,人体易出现口干、皮肤干、乏力等症状。此时饮食调理得当,不仅能防秋燥、补脾胃,还能为入冬打好基础!
饮食两大核心:
1.健脾祛湿:薏米、山药、莲子、茯苓等食材性质温和,能帮助调理脾胃功能,减少体内湿气堆积,适合这段时间常吃。
2.滋阴润燥: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芝麻、老鸭、蜂蜜等食材滋养效果好,是缓解秋燥、补充身体津液的 “好帮手”。
问
01
一周养生食谱安排(附简单做法)
周一
早餐:天冬百合粥(粳米+百合+天冬)
(天冬搭配百合,既能滋阴又能润燥,搭配粳米煮成粥,温和养胃,适合晨起食用)
午餐:山药炒木耳+米饭
(山药健脾,木耳清润,清淡炒制保留营养,搭配米饭补充能量)
晚餐:清蒸茶鲫鱼+蒸南瓜
(鲫鱼鲜嫩不腻,清蒸能减少油脂摄入,蒸南瓜软糯易消化,减轻肠胃负担)
甜品:菊花枸杞茶
(菊花清热,枸杞滋养,冲泡饮用可缓解白天的干燥感)
周二
早餐:小米南瓜莲子羹
(小米养胃,南瓜甜润,莲子能健脾安神,煮成羹状入口顺滑,适合秋季早餐)
午餐:薏仁饭+白灼西兰花
(米饭中加入薏米,兼顾主食需求与祛湿功效,白灼西兰花保留膳食纤维,清爽不油腻)
晚餐:老鸭汤(炖汤加枸杞)
(老鸭性偏凉,能滋阴润燥,搭配枸杞提鲜又滋养,慢炖后汤味醇厚,暖身又养人)
甜品:冰糖炖梨
(梨是润燥佳品,加少量冰糖慢炖,能让营养更好释放,甜而不齁,缓解口干)
周三
早餐:芝麻糊+全麦馒头
(芝麻能补肝肾、润肠道,冲调芝麻糊方便快捷,搭配全麦馒头补充碳水,饱腹感强)
午餐:番茄豆腐煲+糙米饭
(番茄酸甜开胃,豆腐软嫩补钙,煲煮后汤汁浓郁,搭配糙米饭增加膳食纤维摄入)
晚餐:莲藕排骨汤
(秋季莲藕新鲜上市,能清热生津,搭配排骨炖汤,既能补充营养,又不会过于滋补)
甜品:百合银耳羹
(银耳煮至出胶,搭配百合,口感软糯清甜,滋润肺部,适合睡前少量食用)
周四
早餐:燕麦粥+蜂蜜核桃
(燕麦富含膳食纤维,煮成粥易消化,蜂蜜能润燥,核桃补充不饱和脂肪酸,营养均衡)
午餐:蒸鸡胸+炒时蔬
(蒸鸡胸低脂高蛋白,搭配应季绿叶蔬菜快炒,补充维生素,清淡不加重秋燥)
晚餐:芋头炖肉+米饭
(芋头能健脾补虚,搭配少量瘦肉炖制,肉质软烂、芋头入味,搭配米饭香而不腻)
甜品:红枣桂圆茶
(红枣补气,桂圆温和滋养,冲泡饮用能缓解秋季的轻微疲劳感,适合傍晚喝)
周五
早餐:红薯粥+蒸蛋
(红薯能促进肠道蠕动,煮成粥甜润可口,蒸蛋嫩滑易消化,是简单又营养的早餐组合)
午餐:香菇青菜+藜麦饭
(香菇鲜香提味,青菜清爽解腻,藜麦富含蛋白质,搭配食用兼顾口感与营养)
晚餐:百合炒虾仁+蒸山药
(虾仁低脂高蛋白,百合清润,快炒后鲜香入味;蒸山药能健脾,两者搭配清淡又滋养)
甜品:甘蔗马蹄水
(甘蔗和马蹄都有清热生津的作用,煮水后味道清甜,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)
周六
早餐:枸杞小米粥
(小米养胃,枸杞明目,煮成稀粥温和不刺激,适合周末慢节奏的早晨)
午餐:冬瓜蒸肉丸+米饭
(冬瓜含水量高、能祛湿,搭配少量肉丸蒸制,既有肉香又不油腻,搭配米饭刚好)
晚餐:银耳雪梨汤+蒸饺
(银耳雪梨汤主打润燥,蒸饺选择清淡馅料,既能满足食欲,又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)
甜品:桂花蜂蜜水
(桂花香气浓郁,能舒缓情绪,搭配蜂蜜润燥,饮用后满口清香,缓解一天的疲惫)
周日
早餐:南瓜小米粥
(南瓜的甜润中和小米的微糙,煮成粥后口感绵密,晨起喝一碗,温暖又养胃)
午餐:茄子煲+紫米饭
(茄子煲软嫩入味,选择少油做法避免油腻,紫米饭比白米多一层营养,兼顾口感与健康)
晚餐:萝卜牛腩汤
(萝卜能顺气消食,牛腩能补充能量,慢炖后萝卜吸满肉汤精华,汤暖身、肉不柴,适合周日晚餐)
甜品:杏仁茶
(杏仁能润肺止咳,磨成茶后细腻顺滑,睡前少量饮用,既能润燥,又不会影响睡眠)
问
02
主打菜品做法举例
1.天冬百合粥
材料:粳米50g,鲜百合20g,天冬10g
做法:天冬提前浸泡30分钟,与粳米同煮成粥,最后加百合煮5分钟。
2.清蒸茶鲫鱼
材料:鲫鱼1条,绿茶5g,姜葱少许
做法:绿茶泡开塞鱼腹,鱼身铺姜丝,蒸10分钟,淋少许生抽。
3.老鸭汤
材料:老鸭半只,枸杞10g,姜片3片
做法:老鸭焯水后与姜片炖1.5小时,加枸杞再炖10分钟,盐调味。
烹饪小贴士:
· 尽量选择蒸、煮、炖的方式,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也更易消化。
· 避免过多油炸、辛辣调料,以免加重秋燥。
· 食材尽量新鲜,秋季当季的南瓜、莲藕、梨、银耳都是宝藏!
原标题:《白露后防秋燥、补脾胃!一周健脾润燥食谱,从早到晚吃得健康又舒服|杏林之声》